星期三, 十二月 27, 2006

黑斑蚊-骨痛熱病



骨痛熱症

黑斑蚊
骨痛熱症,也稱登革熱,是由骨痛熱病毒所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它是由黑斑蚊(也稱艾迪斯蚊、伊蚊)先叮咬患者後,成為「病媒蚊」,這只病媒蚊再去叮咬其它健康的人,那麼健康人就被感染骨痛熱了。病後有可能出現極度疲倦及抑鬱症狀,偶然病者會惡化至骨痛溢血熱,並進一步出血、休克,及引至死亡。一般來說骨痛熱主要分佈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登革熱的英語名稱是Dengue Fever。

英語中的其他名稱:Aden fever, bouquet fever, breakbone fever, dandy fever, date fever, polka fever, solar fever。

在華人地區之間,有不同的叫法:中國大陸和台灣的普遍稱法:登革熱,斷骨熱,天狗熱,褲子熱(dandy fever)、花束熱(bouquet fever)。

我國和新加坡的普遍稱法:骨痛熱症。

故骨痛熱症、天狗熱症、登革熱症、斷骨熱症、褲子熱症和花束熱症指的是同一種傳染病。

骨痛熱症的歷史


骨痛熱的另一名詞登革熱,登革一詞由英語Dengue一詞翻譯而來。Dengue由來也眾說紛紜,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原自斯瓦希里語(Swahili)中的Ki-dinga pepo,意思是突然抽筋,猶如被惡魔纏身。在台灣被稱為「天狗熱」或「斷骨熱」。

目前,對這種病的最早來源仍然眾說紛紜。

人類最早記錄,是在晉朝時,有文獻記錄了類似骨痛熱症的病。

近代歷史上,骨痛熱疾病的醫學文獻記錄是:

1779年於開羅發生 。

1779年於巴達維亞(今雅加達)發生 。

1780年在菲律賓也有相似的疾病發生 。

1780年在美國的費城也發生 。

1780年在印度的馬得拉斯也發生 。

1873年在台灣的澎湖縣發生 。

1897年在澳洲出現 。

1910年在貝魯特出現 。

1916年-1931年之間在台灣相繼發生 。

1917年中國海南省也傳出疾病發生,據資料顯示,可能是第3型骨痛病毒造成的。(資料來源:世界衛生組織) 。

1928年在希臘出現,造成約一千人死亡 。

從此以後,世界各地相繼傳出發生骨痛熱症。

至今骨痛熱的名詞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骨痛熱症在東南亞地區造成日本軍隊和盟軍的傷亡人數增加後,日本和美國科學家便積極投入研究,1943年日本科學家首次發現骨痛熱病毒,美國也相繼發現這病毒。其病因學直至1944年才被瞭解,1952年登革骨痛熱病毒首次被分離了出來,也依血清學方法定出一型骨痛熱病毒(dengue 1 virus)及二型骨痛熱病毒(dengue 2 virus);1956年在馬尼拉從患有出血性疾病的病人身上分別分離出三型骨痛熱病毒(dengue 3 virus)及四型骨痛熱病毒(dengue 4 virus)。

除了人類及斑蚊(Aedes mosquitoes)外,骨痛熱病毒的自然宿主尚有低等靈長類(黑猩猩、長臂猿、彌猴),1931年Simmons等學者首先證實骨痛熱病毒可經由猴子傳播猴子或經由猴子傳播給人,1978年Rudnick學者於馬來西亞森林區捕獲之Aedes (Finlaya) niveus complex分離到四型骨痛熱病毒,1984年Yuwono等學者於馬來西亞、越南、高棉、印尼及菲律賓森林區彌猴身上發現四型骨痛病毒抗體。

1987至1990年南台灣大流行時,由捕獲之成蚊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體內分離到的骨痛熱病毒,證實為台灣型之骨痛熱感染病毒;而白線斑蚊(Aedes albopictus)卻一直未分離到骨痛熱病毒,但1983年Rosen等學者證實四型登骨痛病毒(dengue 4 virus)能借由白線斑蚊垂直傳播給下一代。

1993年Chen W-J, Wei H-L, Hsu E-L, Chen E-R等學者也證實白線斑蚊確實具有傳播一型骨痛熱病毒(dengue 1 virus)之能力,白線斑蚊在台灣之分佈較埃及斑蚊廣,且大部份地區密度均高於埃及斑蚊,故白線斑蚊仍為不可忽視的登革熱病媒蚊之一。2

自1953年開始,於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印度、斯里蘭卡、緬甸、越南等地,陸續發現一種變異型之骨痛熱,主要侵襲對像為3至10歲的兒童,會造成嚴重且致命的出血性登骨痛熱(dengue hemorrhagic fever; DHF)或骨痛休克綜合症(dengue shock syndrome; DSS),其死亡率達12%至44%。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兮恰居》作品姓名標示 2.5 馬來西亞

没有评论: